信托“打工人”面临新挑战!
作者丨杨梦雪 林汉垚
编辑丨方海平
设计丨梁俏
新媒体编辑 | 实习生赵熙楠
临近年关,信托行业却并不平静,随着 《关于规范信托公司信托业务分类的通知》(以下简称“信托业务三分类”)的逐步落实,信托行业明确了未来转型发展的方向,信托公司转型调整力度正在逐步加大,与之相对应的还有信托公司组织架构的重大调整和人员流动的加剧。
近日有消息称多家头部信托公司降薪裁员。多位接近五矿信托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其公司近期有组织架构调整,大的趋势是更加向标品业务和另类投资业务转型。平安信托同样表示为响应信托业新三分类新规,积极回归本源,对部分不符合监管导向和市场需求的业务进行结构性优化重组。其同时否认裁员,表示近期离职人员主要为与架构调整相关的业务团队人员及同比例缩减的中后台人员。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近年来,信托行业从业人数正逐步减少。中国信托业协会发布的《中国信托业社会责任报告(2022-2023)》显示,截至2022年末,64家信托公司共有员工20691人,较2021年末的22387人下降1696人。结合财报数据来看,多家头部信托公司也在近年来出现“减员”,与此同时部分公司净利润也出现下滑。
多位从业人士认为当前行业正处于“相对萎缩”的情况,对于裁员、降薪这类调整一方面是受公司或团队的发展影响,同时也与近年来的行业转型压力等有所关联。资管研究员袁吉伟对记者表示,行业人数变化与行业发展周期有很大关系,行业发展速度快时,信托公司愿意招人,也有更多人员愿意进入信托行业,反之亦然。当然,整个信托行业都面临转型发展的压力,发展速度放缓,信托公司经营绩效下降,必然影响到人员规模压降、人员流动等问题,这是正常的现象。
人员流动加剧
从信托业协会披露的数据来看,近两年信托行业从业总人数有所下降,从机构均值来看也出现了缓慢下行的趋势。至2022年末,行业从业人数仍维持在2万人以上。
结合头部机构的员工人数及业绩情况来看,也有头部公司近年来也出现了利润下滑的同时员工人数下降的趋势。另据记者了解,也有部分公司此前采取部分团队外包或与关联公司签约等方式,财报披露的人数或不能全面体现行业变化。
某信托从业人士对记者分析,行业人数整体应该不会大幅增加,主要原因在于本身传统的非标部门、财富部门等一直处于萎缩或减少的状态,仅从事新业务(如创新业务、金融科技等)的部门人数可能会有所增加。同时从调整逻辑来看,信托业务三分类新规和大环境影响下信托公司对业务的调整也在加剧,另一华东信托公司人士直言,“踩雷的部门、业绩不好的部门,肯定受影响,考核机制就是这样”。
金乐函数分析师廖鹤凯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随着金融业发展走向成熟和我国金融业改革步伐的不断推进,信托业传统业务同质化严重,面临日益复杂和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同业竞争加剧。原有的非标业务,特别是其中的房地产业务风险化解、城投业务非标转标都面临深刻的结构性调整。加之监管传统信托业务的诸多限制措施,后续传统业务规模和占比还有一定的压降空间。对应的团队缩减也就难以避免。
面对行业转型承压和新业务拓展机遇并存的发展进程,除普通员工外,2023年以来信托公司高管同样变动频繁。据中国信托业协会公布数据,2023年有超3成信托公司董监高发生变动。其中值得关注的趋势是,多数“新帅”为信托公司内部升迁或大股东的集团委派,部分新高管是具有银行、券商从业经历的金融“老兵”,具有风控合规经验或监管背景的专业人士也得到重用和提拔。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业务转型需求是当前信托机构高管变更的最主要驱动因素。
廖鹤凯分析,随着信托业务三分类的推进,信托公司发展方式正在重大转变,发展思路也有较大调整,信托公司角色面临转换,“买方”角色强化,“资产管理业务”会是未来较长时间信托公司的主要盈利来源,而诸多业务面临金融科技的介入和转换以适应金融行业高度科技渗透的新时期发展需求,这也就成为了近年来信托公司高管任命和业务团队资源倾斜的重要考量。
行业调整进入深水区
在采访中我们发现,行业人士普遍认为当前行情下的人员缩减现象与行业自身正处于调整期深度关联。
上述华东某信托公司人士对记者分析,“一个是大环境影响,如地产和政府债务危机、利率水平等,金融机构都会受到波及;其次是信托近几年受到的行业性监管政策调整的冲击更大,相当于原来主要赚钱的业务大部分没法干或者只能少量干了;第三个就是个体因素,如股东原因、经营水平高低、风险暴露程度不同等。”
回顾对信托行业而言监管更严的2023年,信托业务三分类新规及配套指引、异地部门展业新规等多个行业监管新规陆续下发,信托机构“回归信托本源”的业务转型也早已开始。行业人士普遍认为业务三分类新规目前对行业的影响更大,另有从业者对记者表示,异地部门展业新规对机构影响不一,“有的机构影响已经显现,有的还没有。在业务难做的时候,可能会成为公司降本的一种管理工具。”
从信托资产规模来看,尽管截至2023年第三季度已连续6个季度实现正增长,但从信托公司的营收和利润情况来看,与此前几年仍有较大差距,人均利润也不如从前。从单家机构此前披露的2022年财报数据来看,不同机构业绩分化的趋势同样明显,同时多家信托公司都面临营业收入、净利润大幅下滑的“窘境”。
中国信托业协会特约研究员袁田在2023年3季度中国信托业发展评析中提到,尽管利润指标同比均保持正增长,回稳至去年同期水平,但从收入结构来看,信托主营业务的收入能力仍有待进一步恢复提升,信托公司业务转型能够支撑盈利水平稳健增长的商业模式和服务收费模式还须持续探索创新。
在当前的竞争格局下,某信托从业人士认为,头部机构、股东方较强的机构更具发展优势。“传统的非标时代,拿到牌照就能招人来干,机构之间的差别没那么大。而现在很多新业务特别‘吃资源’,要么是需要客户的资源,要么是需要系统的支持,对机构而言更加依赖资源禀赋,对人才也更加重视。”
面对转型升级的主旋律,信托行业愈发认识到组织结构优化和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性。2023年中国信托业年会指出,信托公司要强化人才队伍建设。按照政治强、业务精的标准,加强各级管理和专业人才培养,提升投研投资、风险管理、信息科技等专业化水平。在高管选聘、考核、薪酬激励等方面建立多方共商机制。
行业调整进入深水区,哪类人才将更受信托机构青睐?袁吉伟表示,信托行业转型和业务结构的变化,必然对人员专业能力有新的要求,一方面,信托公司可以逐步培养紧缺人才,另一方面,可能就需要压降需求降低的非标等方面人才,加快引进投资、财富管理等方面的人才。